點擊次數:更新時間:2018-02-28 16:02:33【打印】
1、有利因素
?。?)國家政策推動行業的持續發展
我國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同時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可為社會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此外,物業服務的全天候性,可有效防范犯罪、預防意外事故、配合社區活動開展等,從多個角度為促進社會的和諧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國家從法律、行政規章、行政法規等方面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鼓勵發展服務業;加強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服務和職業培訓,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就業援助”。同年,國務院印發的《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和完善舊住宅區推行物業管理的長效機制,探索建立物業管理保障機制。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種經營,積極開展以物業保值增值為核心的資產管理。繼續推進物業管理師制度建設,提升服務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提高舊住宅區物業服務覆蓋率,城鎮新建居住物業全部實施市場化、專業化的物業管理模式。”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為物業管理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行業監管愈為完善
目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運行環境已初步形成。國家主管部門通過制定如《物業管理條例》等制定了房地產及物業管理行業的法規和政策;通過制定如《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辦法》建立了物業管理企業的設立與資質審查制度;通過制定如《業主大會規程》等,完善了業主委員會的組建及其運作規定;通過制定如《物業服務合同》、《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示范文本等,規范了各類物業管理契約;通過制定如《前期物業管理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等確立了物業管理市場的運行法則。與此同時,各地政策法規的出臺和工作推進,極大地振奮了行業士氣,對培育市場、規范服務、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消費提升助力物業市場的持續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末,我國城鎮化率為54.77,李克強總理在《求是》雜志中測,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8.47%。我國城鎮化率仍與國際水平相去甚遠,國內的城市化水平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將擴大城市物業消費群體,這對于物業管理服務市場需求的增加將具有較為明顯的推動作用。目前國家已將刺激消費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之一,隨著我國整體消費需求由基本需求型向享受型的轉變,作為新興第三產業的物業服務行業必將受益于消費規模的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物業管理行業市場正迎來行業的快速發展期。
2、不利因素
?。?)人力成本日益增加
隨著近年來我國勞動用工成本的持續剛性上漲,物業管理行業屬于勞務密集型產業,用工成本的上漲將給行業內企業帶來較大的運營壓力
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方式,開創全新物業商業模式。“企業要提高物業服務的技術含量、增值服務和產品附加值,實現從粗放型傳統服務業向集約型現代服務業的轉變,建立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模式。
?。?)行業集中度較低
截至2012年底,我國已有物業管理服務企業七萬多家,近年來,隨著市場空間的逐步增長,物業管理服務企業數量持續增長,但擁有一定資質專注于醫院、政府后勤物業服務并能取的規模效益的企業很少,其余大多數從事醫院、政府后勤物業服務的物業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此外,多數企業的服務規?;?、集約化程度較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分布較為分散,行業的集中程度不高。
?。?)行業責任邊界較為模糊
物業管理涉及政府部門、建設單位、業主、物業管理企業等多方主體,權利義務關系復雜,責任交織,邊界模糊,成為矛盾和糾紛的多發地。建設方遺留的質量缺陷、車位不足等設計問題、市政公用設施設備運營管理出現問題、業主私搭亂建等產生的矛盾,致使物業管理行業代人受過的現象較為普遍存在。
?。?)專業人才缺乏
隨著我國物業管理規模的擴大和業主要求的提高,使得行業對懂經濟、會經營、善管理、知曉法律,具有創新開拓精神的復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人才匱乏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國取得物業管理師資格的從業人員占全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的比重仍處在較低水平,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 |